Cloud-Clone成功建立脂多糖(LPS)誘導的大鼠肺炎模型
內毒素是革蘭氏陰性細胞外膜成分,主要致病物質是脂多糖(LPS),污染的空氣、職業(yè)性粉塵(谷物粉等)、香煙中到處都有LPS,職業(yè)性和環(huán)境性的吸人一定濃度的上述物質后可引起或加重一系列臨床病癥,如哮喘、支氣管肺炎等。急性肺損傷(ALI)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種肺內外致病因素導致的急性、進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主要病理特征為由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導致的肺泡滲出液中富含蛋白質的肺水腫及透明膜形成,并伴有肺間質纖維化,嚴重的ALI可最終發(fā)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目前其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1.實驗動物
SPF級Wistar大鼠,雄性,體重為180g-220g。隨機分為對照組10只和模型組20只。
2.主要試劑
LPS(Sigma公司)
3.建模方法
脂多糖(LPS)誘導的大鼠肺炎模型:將大鼠放入固定盒中,用酒精檫拭大鼠尾靜脈后,按壓住尾靜脈1/3處,注射器進針后回抽有血后注入LPS溶液(溶于生理鹽水,給藥劑量10mg/kg),從而建立內毒素性急性肺損傷大鼠模型。正常對照組的大鼠做同樣的操作,但向尾靜脈注射等體積的生理鹽水。
4.模型的評價
4.1肺損傷后的大體觀察:
肺損傷后有肉眼可見肺部大面積出血滲出,可以直觀的反映肺損傷程度。
4.2肺的濕/干重比:
肺的濕/干重比是反應肺水腫的直接指標,也是反應肺損傷嚴重程度的敏感指標。在急性肺損傷(acute lung injury, ALI)發(fā)生后,大量液體滲出至肺泡和肺間質,導致肺的重量增大,而肺的干重則不受影響。處死大鼠、剪斷氣管后取全肺,稱濕重,然后將肺置于65℃恒溫箱中干燥,24h 后取出稱干重,計算肺濕/干重比值。
4.3肺損傷后的組織病理觀察 :
取左肺4%多聚甲醛固定,然后將肺組織常規(guī)脫水,石蠟包埋,切片(厚度為5μm),HE染色。HE染色肺組織學評價可以直觀的反應肺損傷的程度,ALI組織病理學主要表現(xiàn)為肺泡中性粒細胞及紅細胞的滲出,肺泡壁透明膜的形成。HE染色后可在低倍鏡下觀察到整個左肺組織的炎癥細胞浸潤、水腫以及損傷,評估肺部損傷分布情況;而高倍鏡下則可以對肺泡結構進行辨認,對肺損傷程度進行評估和評分。
評分方法:取6個視野進行出血及水腫評分。
0分:沒有損傷
1分:<25%的損傷面積
2分:25%~50%的損傷面積
3分:50%~75%的損傷面積
4分:>75%的損傷面積
4.4標志性炎癥因子表達水平的檢測:
左肺葉氣管解剖,行支氣管插管,預冷的(4度)無菌生理鹽水l ml進行支氣管肺泡灌洗3次,共3 m1,回收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至無菌離心管中, 1500 r/min,離心10 min,收集上清液,-80℃保存,使用ELISA試劑盒檢測肺泡灌洗液中TNF-a、IL-6和IL-1β等細胞因子的含量。
4.5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 ±s)表示,采用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有顯著性差異,P<0.01表示有極顯著性差異。
結果分析
1、肺部組織形態(tài)觀察
2. 肺組織濕/干質量比結果統(tǒng)計
表1 2組大鼠肺組織濕/干質量比(n=4 x ±s)
組別 | 對照組 | 模型組 |
肺組織濕/干質量比 | 5.26±0.68 | 4.63±0.86* |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3. 病理結果分析
肺損傷6H后肺部HE染色,
更多相關產(chǎn)品請登錄http://www.cloud-clone.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