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實驗(ELISA)常見樣本處理方法
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實驗(ELISA)是一種快速、靈敏、準確可靠的定量分析方法,樣本的處理對于ELISA實驗的成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剛開始接觸ELISA的時候,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容易導致實驗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狀況。
用于ELISA檢測的常見樣本類型包括血液(血清、血漿),組織勻漿、細胞裂解液、細胞培養(yǎng)上清等。這些樣本的收集時間、處理方法和保存方式都會影響ELISA實驗的結(jié)果。下面我們將逐一介紹常見的樣本處理方法,供研究者參考。
一、血液樣本
血液采取后應(yīng)盡快進行處理,使血清(漿)從與血細胞接觸的全血中分離出來。
血清與血漿的區(qū)別:
血清是血液凝固后缺少纖維蛋原的血漿,故血漿中除尚含有纖維蛋白原和抗凝劑外,其他成份均等同于血清。
選擇血清還是血漿樣本?
由于血清中缺乏很多的凝血因子,但有一些凝血產(chǎn)物,如果是測凝血相關(guān)靶分子建議選擇血漿樣本;同時血漿中有纖維蛋白原,如果纖維蛋白原對待檢測指標有影響,建議選擇血清樣本。大多數(shù)情況下二者均可以選擇。
① 血清:將收集于血清分離管中的全血標本在室溫放置2小時或4℃過夜,然后1,000×g離心20分鐘,取上清即可,將上清置于-20℃或-80℃保存,避免反復凍融。
② 血漿:用EDTA或肝素作為抗凝劑采集標本,并將標本在采集后的30分鐘內(nèi)于2-8℃ 1,000×g離心15分鐘,取上清即可檢測,或?qū)⑸锨逯糜?20℃或-80℃保存,避免反復凍融。
二、組織勻漿
不同類型的組織制備勻漿的方法會有所不同
1) 取適量組織塊,在預冷PBS(0.01mol/L, pH=7.0-7.2)中清洗去除血液,勻漿前先稱重。
2) 將組織切成小塊,均勻的放入放置在冰上的裝有新鮮裂解緩沖液(貨號IS007,應(yīng)依據(jù)目標蛋白的亞細胞定位選擇不同類型的緩沖液)的玻璃均質(zhì)器中(微小的組織也要如此)。(質(zhì)量體積比=1:20-1:50,例如:1mL裂解緩沖液中加入20-50mg組織樣本。)
3) 將得到的懸濁液經(jīng)過超聲處理至澄清。
4) 將制備好的勻漿液10,000×g離心5分鐘,棄沉淀,上清即可用于檢測或置于-20℃下保存。
三、細胞裂解液
在分析試驗之前,細胞需利用以下方法處理:
1)貼壁細胞應(yīng)該用冷PBS輕輕清洗,然后用胰蛋白酶消化,于1,000×g 離心5分鐘后收集。(懸浮細胞可通過離心直接收集)。
2)將收集到的細胞用冷PBS洗3次;
3)將細胞用新鮮裂解緩沖液重懸至密度為107個細胞/毫升,如果需要,細胞可以進行超聲波處理至溶液澄清。
4)將標本于2-8℃ 1,500×g離心10分鐘,棄沉淀,上清即可用于檢測或置于-20℃下保存。
四、細胞培養(yǎng)上清
請1,000×g離心20分鐘,取上清即可檢測,或?qū)⑸锨逯糜?20℃或-80℃保存,避免反復凍融。
五、糞便
稱取約100mg(80-120mg)糞便,加入5ml PBS,用渦旋器振蕩40秒。然后勻漿糞便溶液25-30分鐘。取1ml勻漿物于新的EP管中,10,000rpm離心20分鐘。吸取上清液至另一個新的EP管中,即可檢測,或?qū)⑸锨逯糜?20℃ 或-80℃ 保存,但應(yīng)避免反復凍融。
六、尿液
請收集清晨第一次尿液(中段尿),或24小時尿液,2,000×g離心15分鐘后收集上清,并將標本保存于-20℃,且應(yīng)避免反復凍融。
七、腦脊液
請離心后收集上清,并將標本保存于-20℃,且應(yīng)避免反復凍融。
樣本的處理是實驗成功的第一步。處理樣本的過程就是收集目標蛋白的過程,由于蛋白容易變性降解,處理過程應(yīng)盡量溫和。樣本處理之后的保存也非常重要,尤其注意不要反復凍融,樣本處理之后可分裝密封保存, 4℃保存應(yīng)小于1周,-20℃不應(yīng)超過1個月,-80℃不應(yīng)超過2個月。在標本使用前應(yīng)緩慢均衡至室溫,不應(yīng)加熱使之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