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模型應用于心理壓力導致血管阻塞的研究
長期以來都認為心理壓力與心血管疾病相關,其中潛在的機制包括交感神經系統(tǒng)(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SNS)和/或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軸的激活和炎癥增加。但是,心理壓力如何影響特定的免疫反應和心血管疾?。╟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狀態(tài)仍然不清楚。鐮狀細胞?。?nbsp;Sickle cell disease,SCD)是由?-珠蛋白基因突變引起的遺傳病,它會導致紅細胞(red blood cells,RBC)的形態(tài)變?yōu)殓牭稜睢CD患者對壓力敏感,會導致急性血管閉塞發(fā)作(VOE),還會產生炎癥成分導致重要器官受損。重要的是,心理壓力、炎癥和VOE之間的機制聯(lián)系仍有待進一步的了解。
徐等人使用SCD小鼠模型觀察到CVD中存在特定的腦血管壓力信號。作者通過實驗表明,心理壓力會增加VOE的嚴重程度,進而降低SCD小鼠的存活率。VOE惡化是由老化的中性粒細胞擴張介導的,后者取決于完整的共生腸道微生物群和白介素17(IL-17)/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信號的激活。具體而言,響應于HPA軸激活的糖皮質激素的表達誘導腸道通透性,并隨后將固有的分段絲狀細菌(filamentous bacteria,SFB)抗原呈遞給固有層中的TH17細胞,以激活IL-17 / G-CSF途徑。目前該途徑在臨床轉化中還有限制性:SFB僅在嚙齒動物中可檢測到,而在人類中激活TH17的微生物群的類似角色還有待建立。
識別對心理壓力作出反應的調節(jié)免疫反應和血管功能的腦腸軸可能與壓力導致加重的其他心血管疾病有關。這項針對SCD的研究為探索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臨床尋找潛在的治療方法做出了貢獻。
云克隆提供多種動物模型,其中慢性梗阻性肺疾病小鼠模型被鐘南山院士團隊應用,并將成果發(fā)表在2020年7月的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雜志上。